第四次反法同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四次反法同盟
拿破崙戰爭的一部分

從左上順時針為:
耶拿-奧爾施泰特柏林陷落埃劳弗里德蘭戰役
日期1806年10月9日-1807年7月9日
(9个月)
地点
结果

法國決定性勝利

领土变更 普魯士王國喪失一半以上領土
華沙大公國成立
参战方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蘭西帝國
西班牙 西班牙王國
普魯士王國 普鲁士王国
 俄罗斯帝国
 英国
瑞典 瑞典王國
萨克森選侯國
两西西里王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法國 拿破仑一世
法國 路易·达武
法國 讓·拉納
法國尚·伯納多特
法國讓·蘇爾特
法國皮埃爾·奧熱羅
法國米歇爾·內伊
法國安德烈·馬塞納
法國弗朗索瓦·勒菲弗
法國維克托·佩蘭
法國讓·貝西埃爾

普魯士王國腓特烈·威廉三世
普魯士王國 布伦瑞克公爵 
普魯士王國 霍恩洛厄亲王 投降
普魯士王國 冯·布吕歇尔 投降
普魯士王國路易·斐迪南親王 
普魯士王國安東·馮·萊斯托克英语Anton Wilhelm von L'Estocq
俄罗斯帝国亞歷山大一世
俄罗斯帝国 贝尼格森伯爵
俄罗斯 巴克莱·德托利
俄罗斯 彼得·巴格拉季昂
俄罗斯帝国米海爾·卡門斯基英语Mikhail Kamensky
俄罗斯帝国德米特里·戈利岑英语Dmitry Golitsyn

瑞典 古斯塔夫四世·阿道夫
兵力
參戰部隊:
237,500人
在德意志的法軍:
192,000人[1]
萊茵邦聯:
27,000人[1]
波蘭:
18,500人[2]
在義大利的法軍:
40,000人[1] (未參戰)
在那不勒斯的法軍:
40,000人[1] (未參戰)
在荷蘭的法軍:
18,000人[1] (未參戰)
參戰部隊:
422,000人
普魯士:
254,000人[1]
俄羅斯:
135,000人[3]
薩克森:
18,000人[1]
瑞典:
15,000人[2]
伤亡与损失
1806年的普魯士戰役:
28,300人傷亡[4]
(上述數據為全年)





1807年的波蘭戰役
81,800人傷亡[4]
1806年的普魯士戰役:
40,000人傷亡[5]
165,000人被俘[5]
(上述數據為10月27日前)
約8萬普軍陣亡或被俘[a],未知俄軍傷亡
(上述數據為10月27日後)
1807年的波蘭戰役
未知,高於法軍

第四次反法同盟是1806年秋天,英国俄国普鲁士薩克森瑞典等國組成的反法同盟。10月1日,普魯士率先對法宣戰。14日一天當中,法軍同時在耶拿和奧爾斯塔特大敗普軍,普軍幾乎全軍覆沒,拿破仑因此取得了德國大部分地區控制權,大為削弱普魯士及建立一個親法的華沙公國。普魯士投降後,拿破崙的主要對手僅剩俄國,1807年2月7日至8日間,寒冬中雙方於埃勞爆發血戰,但未分出勝負。直到1807年6月14日,拿破仑弗里德蘭戰役大敗俄軍,俄皇被迫求和,簽訂了和平條約,第四次反法同盟方告終。

參考文獻[编辑]

  1. ^ 1萬人在普倫茨勞被俘、4,200人在帕瑟瓦爾克投降、5,300人在斯德丁投降、2,400人在屈斯特林投降、1.8萬人呂北克陣亡或被俘、2.5萬人在馬德堡被俘、1萬人在哈默爾恩被俘、3,000人在寧堡被俘、3,200人在格沃古夫被俘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Clodfelter 2017,第150頁.
  2. ^ 2.0 2.1 Clodfelter 2017,第151頁.
  3. ^ Clodfelter 2017,第150–151頁.
  4. ^ 4.0 4.1 Bodart 1916,第128頁.
  5. ^ 5.0 5.1 Leggiere 2014,第1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