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5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5月35日》(德语:Der 35. Mai oder Konrad reitet in die Südsee)是德国作家埃利希·克斯特纳1932年儿童文学作品。原文标题解作《5月35日,又称康拉德出发往南洋》,讲述小学生主角康拉德前往南洋历奇探险的奇幻故事

5月35日是虚构的一日,西历历法无法记载,但此故事则引申出“万事皆可能发生之一日”的意思。

概要[编辑]

5月35日,星期四。小学生康拉德(Konrad)数学成绩太过好,却因此反被老师认为代表“欠缺想像力”,要康拉德和其他数学好的学生写一篇关于南洋(die Südsee,又译“南太平洋”)的作文。那是康拉德和其他同学都从未去过的地方。

逢星期四,康拉德都会因为父母外出工作,而由当药剂师、没有家室的叔叔林格尔胡特(Ringelhuth)接送放学一起吃午饭。二人在路上遇见头带黑礼帽、会开口说人话、又爱吃糖的马戏团黑马卡巴罗(Kaballo)并一起吃饭。卡巴罗说它正要去南洋,并说只要穿过走廊上的古旧大衣橱,走两个小时就会到。

为了让康拉德写好作文,两人一马便一同前往南洋,先后经过“懒人国”、“古城堡”、“颠倒世界”、“电子城”等奇妙荒诞国家。最后他们终于到了南洋,那里有女工擦钢造的赤道,黑马卡巴罗也遇上了心上人——白马。经过一番周游历险后,康拉德和叔叔在酋长的带领下,穿过大衣橱,回到原来的世界。康拉德也完成了要写的日记。

中文译本[编辑]

  • 袁丁、何友存译(1983年):《5月35日》,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 沙永玲改写(1994年):《5月35日》,台北: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ISBN 957-8557-66-3
  • 刘冬瑜译(1999年):《5月35日》,济南:明天出版社。ISBN 7-5332-3068-X

衍生[编辑]

德国二战纳粹题材电影《The Path》(原文片名:Der Pfad)在台湾上映时的译名为《五月的35日》,起因为电影中的主角在逃亡时随身带着《5月35日》这本小说。[1]

在中国大陆地区,为了躲避网络审查而选择将六四天安门事件改为“5月35日”

参考资料[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