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巴斯蒂安·肖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塞巴斯蒂安·肖
肖出演電視劇《法庭上的魯波爾》1979年分集
出生塞巴斯蒂安·劉易斯·肖
(1905-05-29)1905年5月29日
英格蘭諾福克郡霍爾特
逝世1994年12月23日(1994歲—12—23)(89歲)
英格蘭薩塞克斯郡布萊頓
教育程度斯萊德美術學院
母校皇家戲劇藝術學院
職業
活躍時期1914至1991年
配偶瑪格麗特·凱特·S·韋爾斯利·林恩
1929年結婚—1956年去世)
兒女德魯西拉·麥克勞德(獨女)

塞巴斯蒂安·劉易斯·肖(英語:Sebastian Lewis Shaw,1905年5月29日—1994年12月23日)是英格蘭演員、戲劇導演、小說家、劇作家和詩人,前後65年間曾出演數十部舞台劇和四十餘部影視作品。

肖在諾福克郡霍爾特長大,八歲時就在倫敦劇院首度登台,並在格瑞薩姆學院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表演。他主要是在倫敦戲劇界演出,後於1929年首次在百老匯劇院登台,在《奪魂索》扮演其中一名兇手。1930年的《種族制度》是他首度出演電影,此後他迅速在電影界積累名氣。肖自稱「爛演員」[1],年輕時獲得青睞的主要原因是長得帥。他自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並從英國皇家空軍退役後,表演才漸趨成熟。

肖主要因出演莎士比亞劇作聞名,評論認為他的演技大膽而超前。1966年,肖加入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並在此演出十年之久,許多演出備受讚譽。他還作有多首詩作和1975年的小說《洗禮》。1983年,他在《星際大戰正傳三部曲》之三《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短暫入鏡,扮演摘下面具但已決定洗心革面的阿納金·天行者,還在片尾飾演天行者的絕地英靈。

早年經歷[編輯]

塞巴斯蒂安·劉易斯·肖的父親傑弗里·肖Geoffrey Shaw)是諾福克郡獨立寄宿學校格瑞薩姆學院(Gresham's School)的音樂教育學碩士,塞巴斯蒂安也是在該校開始接受教育[2]。塞巴斯蒂安的叔叔馬丁·肖Martin Shaw)是基督教音樂作曲家,熱帶音樂的家人對塞巴斯蒂安日後職業道路影響很大[3]

事業[編輯]

早期[編輯]

1914年元旦[3],年僅八歲的肖在切爾西區皇家宮廷劇院Royal Court Theatre)首度登台,是劇中少年樂隊成員[2]。他在格瑞薩姆學院期間曾出演《馴悍記》中的彼特魯喬Petruchio),為他日後大量參與威廉·莎士比亞戲劇演出打基礎。在劇中詮釋凱瑟琳娜(Katherina)、與肖對戲的同學威斯坦·休·奧登日後成為名聲顯赫的詩人。[3]肖離開格瑞薩姆學院後一度想當畫家,但在斯萊德美術學院學習兩年後決定改學表演,父親對此批評他:「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想清楚」[3]。接下來他進入倫敦布盧姆茨伯里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就讀並贏得獎學金[2]查爾斯·勞頓與肖同時入學,肖對他的第一印象是「可憐的胖小子」[4]。肖和其他同學起初都覺得勞頓很可憐,但很快就為他的才能折服[4]

青年時期的塞巴斯蒂安·肖

肖在布里斯托爾利物浦赫爾河畔京士頓的地區劇院登台演出,並於1925年來到倫敦,在《太陽標誌》(The Sign of the Sun)飾演天使長,又先後在《不變的女神》(The Constant Nymph)出演劉易斯·多德(Lewis Dodd)和少校[1]。此後,他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斯特拉特福節公司Stratford Festival Company)獲得知名戲劇導演威廉·布里奇斯-亞當斯William Bridges-Adams)的詩歌朗誦指導[3],還在此參演莎士比亞劇作,如1926年在《羅密歐與朱麗葉》扮演羅密歐,在《暴風雨》飾演腓迪南(Ferdinand),在《亨利四世》詮釋哈爾王子(Prince Hal)。肖在《亨利四世》的大膽演出受到批評。劇中哈爾王子登上王位後把法斯塔夫拒之門外,根據以往演出慣例,昔日能與法斯塔夫暢飲的王子已變成傲慢勢利小人。但肖認為這樣的變化太膚淺,與莎士比亞原著不符。在他的詮釋下,王子對離開法斯塔夫頗顯遺憾,最後接受新的責任。肖的解讀當時受到批評,但隨着時間推移已成為扮演哈爾王子的標準。[5]

1929年,肖首度在百老匯登台,在帕特里克·漢密爾頓Patrick Hamilton)的驚悚舞台劇《奪魂索》(Rope)扮演兇手溫德姆·布蘭登(Wyndham Brandon)。1929年,肖與瑪格麗特·德拉梅爾(Margaret Delamere)結為連理,新人住在倫敦皮卡迪利街的奧爾巴尼(Albany)公寓樓。[2]兩人的獨女德魯西拉(Drusilla)在1932年出生[6]。1931年,肖回歸莎士比亞劇作演出,在倫敦財富劇場Fortune Playhouse)上演的《一報還一報》(Measure for Measure)出演克勞狄奧(Claudio)。1932年,他又在倫敦使館劇院Embassy Theatre)再度詮釋羅密歐[1]。此後幾年他出演的劇作包括:1933年艾弗·諾韋洛Ivor Novello)的《陽光姐妹》(Sunshine Sisters)、1934年與女演員西碧爾·索恩迪克Sybil Thorndike)共同出演的《雙重門》(Double Door)、1937年J·M·巴里的《灰姑娘之吻》(A Kiss for Cinderella),以及1938年羅伯特·莫利Robert Morley)的《天吶,真悲哀》(Goodness, How Sad[3]

1930年的《種族制度》(Caste)是肖首度出演電影,此後他迅速在電影界積累名氣,先後出演1935年的電影《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Brewster's Millions),1936年的《人不是神》(Men Are Not Gods)和1937年的《運兵艦》(Farewell Again[1]。這段時間他平均每周進賬約三百英鎊,遠遠超出英國首相[2]。1937年,他在電影《尖叫人》(The Squeaker)出演弗蘭克·薩頓(Frank Sutton),《每日電訊報》稱該角為「油滑的惡棍」[1]。1939年,他與康拉德·維德瓦萊麗·霍布森一起主演麥可·鮑爾艾默利·普萊斯柏格首次合作的影片《黑色間諜》(The Spy in Black[1]。肖自稱電影迷,覺得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史賓塞·屈賽是「所有電影演員的大神」[7],他對屈賽的演技推崇倍至,聲稱觀看屈賽的電影讓人難受,因為後者總讓表演看起來好像很容易,對此肖認為,要做到自我把握實在太難[7]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經歷[編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肖暫停演出加入英國皇家空軍[2]。1941年4月25日,他獲行政和特別職責科(Administrative and Special Duties Branch)委任為臨時代理飛行員[8],並在三個月後晉升臨時空軍少尉[9],然後再度晉升空軍中尉[10],直至空軍上尉[11]。但從《衛報》刊登的訃告來看,他基本上沒有參與實戰,上級還告訴他,如果真派上戰場,他也只能當尾炮手。部分戰友追着肖要簽名,還有些人嘲笑他那雅致的口音,對此他的回應是繪聲繪色地模仿他們說話。[2]戰爭結束後,他繼續在英國皇家空軍志願後備隊Royal Air Force Volunteer Reserve)任職直到1954年2月10日辭職,軍方准許他保留軍銜[12]

戰爭結束並返回倫敦後,肖很快就失去演出合同和位於奧爾巴尼的公寓,而且演藝生涯基本上要重新開始[2]。他在戰爭爆發前就已出演20部電影,而且在領導力方面已經名聲在外,但多年後卻自認在30年代只能算「爛演員」(a rotten actor[1],獲得戲份的主要原因是長得帥。對於二戰前的銀幕演出經歷,肖自稱「電影肌肉男」[1]。在他看來,退伍返鄉後,自己才真正學會如何演出,表演漸趨成熟[2]。接下來肖的從軍經歷發揮作用,讓他得以在1946年皇家空軍的培訓片《共同之旅》(Journey Together)扮演飛行員,愛德華·羅賓遜在片中教導李察·艾登堡祿如何飛行[13]

1945年,肖回歸使館劇院執導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賭徒》。此後幾年他出演的重要角色包括:1946年漢默史密斯抒情劇院Lyric Theatre)《色雷斯馬》(The Thracian Horses)中的赫丘利,1947年在諾丁山門Notting Hill Gate墨丘利劇院Mercury Theatre)上演的弗羅麗達·斯科特-麥克斯韋Florida Scott-Maxwell)實驗劇作《自言自語》(I Said to Myself)飾演赫恩-勞倫斯先生(Mr. Hern-Lawrence[14];1950年沙夫茨伯里劇院歌劇《閣下》(His Excellency)中的詹姆斯·柯康爵士(Sir James Kirkham),1951年又在新劇院演出的阿瑟·溫·皮內羅Arthur Wing Pinero)劇作《整理房間》(His House In Order)詮釋國會議員菲爾默·傑森(Filmer Jesson)。1956年,胡戈·馮·霍夫曼史塔的《世人》(Everyman)首度在英國製作,肖得以扮演主角。[1]同年,他為父親的民謠歌劇《一切歸於大海》(All at Sea)填詞,節目在南肯辛頓的皇家音樂學院演出。1957年,他在什羅普郡什魯斯伯里上演的《路西法兄弟》(Brother Lucifer)詮釋路西法,還在愛丁堡參演喬納森·格里芬(Jonathan Griffin)的《隱藏國王》(The Hidden King),飾演險惡的威尼斯商販。[3]

隨着年齡的增長,肖在戲劇界聲名鵲起,並以敏銳、機智和高貴的表演風格聞名。雖然英俊的外表逐漸老去,但評論界認為他那飽經風霜的臉為演出增色不少,特別是扮演將軍、牧師以及熟悉的莎翁角色時,更能讓人感到莊嚴和自信。[1][13]1956年,夫人瑪格麗特撒手人寰,留下丈夫和獨女德魯西拉[6]。20世紀50年代中期,肖與昔日的經紀人、知名古典音樂歌劇星探瓊·英格彭Joan Ingpen)陷入熱戀,英格彭甚至改姓肖直到他去世[15]。不過,20世紀80年代在拉德洛拉德洛城堡演出期間肖曾遇到唱片騎師約翰·皮爾的母親哈里特·拉文斯克魯夫特(Harriet Ravenscroft),兩人發生短暫戀情。經三方同意,肖前後四天在兩名女子間輪流轉。皮爾雖然看到母親開心所以沒有干涉,但他還是對三人的這種「安排」不以為然,覺得這會破壞母親的交友,而且對建立更加穩定的關係不利。[16]

1965年,英國劇院導演威廉·加斯基爾William Gaskill)當上皇家宮廷劇院(Royal Court Theatre)藝術總監。為了重演昔日劇目,他找上童年時就在此首度登台的肖,後者同意回歸。[13]此後幾年,肖在皇家宮廷劇院出演眾多劇目,如約翰·奧斯本John Osborne)《我的愛國者》(A Patriot for Me)中的康拉德·馮·霍岑多夫將軍(General Conrad von Hotzendorf);安·傑里科Ann Jellicoe)作品《雪萊》(Shelley)中的多個角色;諾曼·弗雷德里克·辛普森N.F. Simpson)劇作《克里斯塔滑雪道》(The Cresta Run)中的弗朗西斯·哈克爵士(Sir Francis Harker);約翰·雅頓John Arden)作品《馬斯格雷夫中士之舞》(Serjeant Musgrave's Dance)中的二等兵阿特克里夫(Atterclife)。[1]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編輯]

1966年,肖加入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並持續工作十年[2],最後成為劇團大藝術家[3]。他主要出演莎士比亞劇作,包括《辛白林》的同名主人翁,《理查二世》(Richard II)中蘭利的埃德蒙[1],《終成眷屬》(All's Well That Ends Well)中的國王,《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中的奧德修斯和《無事生非》中的里奧那托(Leonato[3]。《泰晤士報》稱讚他扮演的辛白林「令人敬畏」[3],《獨立報》認為他在《哈姆雷特》中對波洛涅斯Polonius)自滿和情境感的詮釋「無與倫比」[13]。《每日電訊報》稱他在《李爾王》中扮演的格羅斯特(Gloucester)令人哀傷[1],《麥克白》中的鄧肯十分得體[1]。評論認為,皇家莎士比亞劇團這段時間上演的眾多莎翁劇解讀新穎,構想超前,為此也招來部分傳統主義者批評。肖支持劇團的實驗演出,反對劇作應該嚴格遵從固有解讀的看法。[5]

《每日電訊報》認為,肖在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工作就像羅伯特·鮑特Robert Bolt)兒童劇《鮑利格魯男爵的阻撓》(The Thwarting of Baron Bolligrew)中的奧布隆·費茲·奧布隆爵士(Sir Oblong Fitz Oblong)那樣,體現出「執拗的魅力」[1]。他的演藝生涯還以冷面笑匠天賦聞名,特別是他在馬克西姆·高爾基劇作《敵人》(Enemies)和《避暑客》(Summerfolk)中的演出。此外,肖還在喬納森·米勒Jonathan Miller)製作的安東·帕夫洛維奇·契訶夫劇作《三姐妹》(Three Sisters)和《伊萬諾夫》(Ivanov)中展示出表演俄羅斯喜劇的特殊決竅。[1]

1978年,《這究竟是誰的生命》(Whose Life Is It Anyway?)在黑衣修士人魚劇院Mermaid Theatre)首演,不但拿下勞倫斯·奧利弗獎最佳戲劇獎,湯姆·康蒂Tom Conti)也奪得最佳男演員獎,肖在劇中扮演的法官同樣贏得讚譽[1]。已經73歲的肖繼續演出,遭竊後親自追上並逮捕小偷,取回財產。同年,侄子布萊恩·奧申(Brian Ocean)畫下他的裸體像。[2]肖晚年因疾病導致身體不受控制地發科,對他的電視演出不利,特別是在需要拿起杯子或飲料托盤的時候。1979年,他出演查爾斯·狄更斯小說改編的迷你電視劇《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sity Shop),還在喬治·梅瑞狄斯小說《哈里·里士滿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Harry Richmond)改編的廣播節目為貝爾漢姆(Beltham)配音,《每日電訊報》稱他的表演「飽含深情」。[1]他還為其他廣播節目配音,其中既有莎士比亞劇作,也有現代作品,如蕭伯納劇作《人與超人》(Man and Superman)改編節目的主角約翰·坦納(John Tanner),廣播時長達五小時[3]

寫作生涯[編輯]

1961年,肖完成第一部劇本《奪命》(Take a Life)。他在人魚劇院導演劇目演出並親自扮演主角偵探[2]。同年,他在都柏林戲劇節Dublin Theatre Festival)上演的兩部蕭伯納劇作出演主角,分別是《華倫夫人的職業》(Mrs. Warren's Profession)和《康蒂妲》(Candida[1]。在此期間,他還以女兒20出頭時與同齡女子合租公寓的真實經歷為靈感寫出電視喜劇節目大綱。肖將劇本拿到格拉納林電視公司,公司表示很有興趣,但他們最終選擇的是後來長期播映的英國肥皂劇《加冕街》。[5]

肖有條件地接演影視或戲劇作品,要求對角色台詞擁有自由裁量權,哪怕是完全重寫。他曾出演1966年的二戰電影《納粹暴行錄》(It Happened Here),親自改寫所扮人物的大量台詞,導演事後表示台詞修改後令人物更加鮮明,進而提升表演檔次。[13]他還從其他角度介入電影製作,如演員敲定,片中扮演他妻子的菲奧娜·利蘭(Fiona Leland)就是肖向劇組舉薦[13]。他完成多部劇作,如《船鐘》(The Ship's Bell)、《懸崖步道》(The Cliff Walk)、《玻璃迷宮》(The Glass Maze)和《死路》(Cul de Sac[4]。他還寫有不少詩歌,並收集起來在1969年通過艾希特大學出版社限量發行三百本[17]

1975年,肖完成他唯一的長篇小說《洗禮》(The Christening[1]。主人翁邁爾斯·麥格威克(Miles Madgwick)自認是雙性戀,但又沒有勇氣通過性交證實,所以把大部分性幻想寫進日記。麥格威克遇到已婚女子愛麗絲(Alice)和兒子羅德尼(Rodney),他一方面很喜歡羅德尼的童真,另一方面又將孩子母親視為異性戀人的象徵。愛麗絲開始對丈夫感到厭煩,逐漸愛上麥格威克,後者與母子二人繼續來往,但心中感受複雜難明。羅德尼某日打算在麥格威克家過夜,載兩人回家的出租車司機發現一些奇怪舉動後指控麥格威克是雞姦犯。愛麗絲懷孕後希望麥格威克成為新生兒的教父,出租車司機威脅要舉報麥格威克,他左右為難,不想失去人生中第一段親密關係,又害怕司機說到做到從此名聲掃地。[18]

書籍封面內頁的介紹寫道:莎士比亞戲劇傑出演員塞巴斯蒂安·肖溫柔而敏感的黑色喜劇小說,探索十分罕見的性與情感接觸領域,不幸的是,如此領域罕見之餘更難讓人理解[1]。肖一度計劃為小說命名《教父》(The Godfather),事後表示很高興沒同馬里奧·普佐熱門小說重名[5]。肖自稱完成《洗禮》後就開始創作另一部小說,但始終沒有面世[5]。他的回憶錄於2016年(去世二十餘年後)出版[19]

《絕地歸來》[編輯]

2004年重新發行版《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DVD的截圖,肖扮演臨死前摘下面具的阿納金·天行者,他眼睛的顏色和眉毛都經數字技術修改或去除,來與海登·克里斯滕森相符。

1982年,肖獲選在《星際大戰正傳三部曲》之三《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短暫入鏡,扮演臨死前摘下面具且已決定洗心革面的阿納金·天行者。與正傳三部曲的前兩部一樣,人物戴上面具時的鏡頭由大衛·鮑羅斯David Prowse)和特技替身鮑勃·安德森Bob Anderson)演出,台詞和特殊的呼吸聲分別由詹姆斯·厄爾·瓊斯James Earl Jones)和班·貝爾特Ben Burtt)配音,肖出演的只有一個鏡頭,即馬克·漢米爾飾演的盧克·天行者登上第二顆死星,並親手為垂死父親摘下面具的一幕。考慮到這場戲無疑是電影的情感高潮,劇組決定請更有經驗的演員扮演阿納金。[7]肖很熟悉前兩部《星球大戰》電影,這與許多人的普遍認知恰恰相反。他在接受科幻電影雜誌《星志》(Starlog)採訪時表示很喜歡兩部電影,特別是片中視覺特技:「精湛的技術手段,在許多角度來看都非常新穎,堪稱革命」。[7]

肖抵達片場時遇到在片中飾演帝國皇帝白卜庭的朋友伊恩·麥克迪阿梅德Ian McDiarmid),麥克迪阿梅德問他來幹嘛,肖回答:「老天,我也不知道,估計是跟什麼科幻玩意兒有關吧」[20]。拍攝當天,僅有極少數演員和劇組人員知道他在場,同時肖又因合同限制不得與包括家人在內的任何人談論片中秘密。摘下面具的鏡頭由理查德·馬昆德Richard Marquand)導演,台詞沒有任何修改,當天僅用幾遍就完成攝製。[7]2004年重新發行的DVD用數字手段修改部分鏡頭。如去除肖的眉毛來與《星球大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片尾阿納金受傷相符。肖的眼睛顏色也變成與《星球大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和《星球大戰前傳2:克隆人的進攻》中飾演阿納金的海登·克里斯滕森相同。[21][22][23][24]

肖在片尾以阿納金絕地英靈的形象出現,這場戲由《星球大戰》主創人喬治·盧卡斯親自導演[7],但2004年版DVD中也被克里斯滕森的形象代替[23][24]。事實證明,這些改動英語Changes in Star Wars re-releases爭議極大[25][21]

阿納金摘下面具的鏡頭一共只有兩分七秒,肖的台詞只有24個單詞[26],但贏得的影迷來信和簽名請求已經超過他出演的任何角色。據肖事後回憶,他非常喜歡這次攝製經歷,得知市場上出現根據他片中形象製作的可動人偶後深感驚訝。[7]

晚年[編輯]

肖進入晚年後繼續工作,20世紀80年代初,他與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同仁伊恩·理查森Ian Richardson)、約翰·納特爾斯John Nettles)、馬丁·貝斯特Martin Best)和安·弗班克Ann Firbank)一起加入表演系師生討論和研討會[4][27]。雖然已經很少再出演電影,但他在1987後紐約影展期間又因出演克萊爾·佩普洛(Clare Peploe)作品《旺季》(High Season)中的冷戰間諜夏普(Sharp)倍受讚譽[3]。《聖地亞哥聯合論壇報》(The San Diego Union-Tribune)稱讚肖的演出「可愛而帶有甜蜜的吸引力」[28]。他最後幾次演出包括1988和1989年聖誕假期在巴比肯藝術中心上演的音樂劇《綠野仙蹤》中扮演巫師。《泰晤士報》稱,觀眾很高興能從奧茲國巫師的巨大甲殼偽裝背後辨認出他那甜蜜的威脅聲。[3]肖成為嘉里克文學俱樂部Garrick Club)的名譽終身會員,俱樂部的其他成員包括查爾斯·狄更斯、J·M·巴里、金斯利·艾米斯艾倫·亞歷山大·米恩但丁·加百列·羅塞蒂約翰·艾佛雷特·米萊愛德華·埃爾加[3]

謝世[編輯]

1994年12月23日,塞巴斯蒂安·劉易斯·肖在英格蘭薩塞克斯郡布萊頓自然死亡,享年89歲[1]。追悼會於1995年2月15日在因長期與戲劇界關係密切而得名「演員教堂」 的科文特花園聖保羅教堂舉行。男演員伊恩·理查森和本·金斯利在場朗誦莎士比亞作品選段,女演員埃斯特爾·科勒(Estelle Kohler)朗誦維多利亞時代詩人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的《如何愛你》(How Do I Love Thee?),女演員希拉·艾倫Sheila Allen)朗誦威爾士詩人喬治·赫伯特的《人生》(Life),男演員簡尼夫·班納朗讀法政牧師亨利·斯科特·霍蘭德Henry Scott Holland)的作品。肖自創詩作《雙子座》(Gemini)也在追悼會上宣讀。男中音歌唱家斯蒂芬·瓦爾科Stephen Varcoe)獻唱約翰內斯·勃拉姆斯的《你是我的女王》(Wie bist du meine Königin),格雷厄姆·約翰遜Graham Johnson)提供鋼琴伴奏。馬丁·貝斯特演唱《暴風雨》中的《愛麗兒的歌》,由他親自作曲並演奏吉他。除愛侶英格彭外,肖留下的親人還有女兒德魯西拉·麥克勞德(Drusilla MacLeod)、妹妹蘇珊·邦納-摩根(Susan Bonner-Morgan)和佩內洛普·哈尼斯(Penelope Harness),以及妹夫奧爾加·楊(Olga Young)。[6]

影視作品[編輯]

年份 片名 角色 附註
1930 《種族制度》 尊敬的喬治·德羅伊 [29]
1933 《無名小女》(Little Miss Nobody 帕特·凱里(Pat Carey [30]
《夢之屋》(House of Dreams 不明 [31]
《天堂出租車》(Taxi to Paradise 湯姆·范肖(Tom Fanshawe [32]
1934 《四個蒙面客》(The Four Masked Men 亞瑟·菲利普斯(Arthur Phillips [33]
《找到你的人》(Get Your Man 羅伯特·霍爾比姆(Robert Halbean [34]
《冒險公司》(Adventure Ltd. 布魯斯·布蘭福德(Bruce Blandford [35]
1935 《青春之路》(The Way of Youth 艾倫·馬蒙中尉(Lt Alan Marmon [36]
《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 弗蘭克(Frank [37]
《小伙子》(The Lad 吉米(Jimmy [38]
《三證人》(Three Witnesses 羅傑·特魯斯科特(Roger Truscott [39]
《銀禧之窗》(Jubilee Window 彼得·沃德(Peter Ward [40]
《百貨商店》(Department Store 約翰·古德曼·約翰遜(John Goodman Johnson [41]
1936 《黑桃A》(The Ace of Spades 特倫特(Trent [42]
《我們明天的生活》(Tomorrow We Live 埃里克·莫頓(Eric Morton [43]
《一丘之貉》(Birds of a Feather 傑克·沃特爾(Jack Wortle [44]
《陪審團的證據》(Jury's Evidence 菲利普(Philip [45]
《人不是神》 埃德蒙·戴維(Edmund Davey [46]
1937 《運兵艦》 吉爾伯特·里德上尉(Capt. Gilbert Reed [47]
《尖叫人》 弗蘭克·薩頓 [48]
1939 《危險生活》(Too Dangerous to Live 雅克·勒克萊爾(Jacques Leclerc [49]
《黑色間諜》 阿辛頓中尉(Lieutenant Ashington [50]
1940 《言之有理》(Now You're Talking 查爾斯·漢普頓(Charles Hampton [51]
《沉默三人》(Three Silent Men 詹姆斯·昆汀爵士(Sir James Quentin [52]
《鬥牛犬已識破》(Bulldog Sees It Through 德里克·辛克萊爾(Derek Sinclair [53]
《飛行隊》(The Flying Squad 布雷德利督查(Inspector Bradley [54]
1941 《皮卡迪利東街》(East of Piccadilly 塔姆西·格林(Tamsie Green [55]
1945 《共同之旅》 馬歇爾中隊長(Squadron Leader Marshall [56]
1947 《哈姆雷特》 克勞迪烏斯 [57]
1949 《玻璃山脈》(The Glass Mountain 布魯斯·麥克勞德(Bruce McLeod [58]
《着陸》(Landfall 狄更斯空軍中校(Wing Commander Dickens [59]
1952 《英國廣播公司周日夜間劇場》(BBC Sunday Night Theatre 亞當·布蘭登大主教(Archdeacon Adam Brandon 分集:《大教堂》(The Cathedral[60]
1953 《加冰威士忌》(Laxdale Hall 休·馬維爾國會議員(Hugh Marvell, MP [61]
1958 《扶手椅劇場》(Armchair Theatre 不明 分集:《恐怖分子》(The Terrorist[62]
1960 《薩布里小姐長眠於此》(Here Lies Miss Sabry 詹姆斯·塔爾伯特(James Talbot [63]
1966 《納粹暴行錄》 理查德·弗萊徹博士(Dr. Richard Fletcher [64]
《走出未知》(Out of the Unknown 格雷戈里少校(Major Gregory 分集:《終點》(Walk's End[65]
1968 《終成眷屬》 法蘭西國王 [66]
《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昆斯(Quince [67]
1972 《死亡之夜》(Dead of Night 波伊斯·賈布(Powys Jubb 分集:《一了百了》(Death Cancels All Debts[68]
1975 《村禮堂》(Village Hall 拉爾夫(Ralph 分集:《23號區》(Lot 23[69]
1977 《今日劇》(Play for Today 修道院長(Abbot General 分集:《邪惡之選》(A Choice of Evils[70]
1978 英國廣播公司第二台《本周戲劇》(BBC2 Play of the Week 卡爾·費奧多里奇(Carl Fiodorich 分集:《麗莎》(Liza[71]
1979 《法庭上的魯波爾》(Rumpole of the Bailey 大法官斯克爾頓先生(Mr. Justice Skelton 分集:《魯波爾和民俗展》(Rumpole and the Show Folk[72]
《老古玩店》 祖父 [73]
1981 《保姆芭芭拉》(Nanny 斯塔基先生(Mr. Starkie 分集:《山羊和老虎》(Goats and Tigers[74]
1982 《一生最愛》(All For Love 塞西爾叔叔(Uncle Cecil 分集:《唱歌跳舞一點點》(A Bit of Singing and Dancing[75]
1983 《街上天氣》(The Weather in the Streets 柯蒂斯先生(Mr. Curtis [76]
《絕地歸來》 阿納金·天行者
《國家衛生》(The Nation's Health 瑟森醫生(Dr. Thurson 分集:《衰退》(Decline[77]
1984 《刑事法院》(Crown Court 貝維斯大法官(Justice Bewes 分集:《老婦人》(There Was an Old Woman)和《醉酒無妨》(Drunk, Who Cares[78][79]
1987 《旺季》 巴斯爾·夏普(Basil Sharp [80]
1988 《建築大師》(The Master Builder 克努特·布羅維克(Knut Brovik [81]
急診室的故事 不明 分集:《德雷克的鼓》(Drake's Drum[82]
1989 《切爾沃斯》(Chelworth 托勒勳爵(Lord Toller [83][84]
1991 《奇美拉》(Chimera 利亞斯基博士(Dr. Liawski [85]
1992 《發達記》(Growing Rich 不明 [86]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Sebastian Shaw Obituary. the Daily Telegraph. 1995-01-02.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Leech, Richard. Better Than Beefcake: Sebastian Shaw. The Guardian. 1994-12-29: T12.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Sebastian Shaw. The Times. 1994-12-30. 
  4. ^ 4.0 4.1 4.2 4.3 Kernan, Michael. Sebastian Shaw & the Shades of the Bard. The Washington Post. 1980-03-01: B2. 
  5. ^ 5.0 5.1 5.2 5.3 5.4 Seaton, Ray. Mr. Shaw's Voyage of Discovery. Express and Star. 1974-04-29. 
  6. ^ 6.0 6.1 6.2 IN MEMORIAM Mr. Sebastian Shaw. The Daily Telegraph. 1995-02-15.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Pirani, Adam. Sebastian Shaw: The Return of Anakin Skywalker. Starlog. 1987-07, 11 (120): 56–57, 96. 
  8. ^ 第35171號憲報. 倫敦憲報. 1941-05-23. 
  9. ^ 第35391號憲報. 倫敦憲報. 1941-12-23. 
  10. ^ 第35606號憲報. 倫敦憲報. 1942-06-23. 
  11. ^ 第36618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1944-07-18. 
  12. ^ 第40271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1954-09-03.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Benedick, Adan. Sebastian Shaw. The Independent. 1955-02-13: 12. 
  14. ^ Classified Advertising: Theatre. The Times (London). 1947-07-03, (50803): 10. 
  15. ^ Sutcliffe, Tom. Obituary: Joan Ingpen, Inspirational artistic organiser at Covent Garden, Paris Opera and the New York Met. the Guardian. 2008-01-14: 34 [2020-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9). 
  16. ^ Peel, John; Ravenscroft, Sheila. Margrave of the Marches. Chicago: Chicago Review Press. 2007: 87–89. ISBN 978-1-55652-652-7. 
  17. ^ Shaw, Sebastian. Poems – Sebastian Shaw. Exeter: University of Exeter. 1969. 
  18. ^ Shaw, Sebastian. The Christening. London: Virgin Books. 1975. ISBN 978-0-491-01823-4. 
  19. ^ Shaw, Sebastian. Campbell, Isobel Montgomery , 編. Memoirs and Recollections. London: Shaw Press. 2016-10-21. ISBN 9780995525504. 
  20. ^ Chernoff, Scott. Ian McDiarmid: An Interview with the Emperor. Star Wars Insider. 1998-04 / 1998-05, (37): 33. 
  21. ^ 21.0 21.1 Ebert, Roger. Anakin's fans strike back. Chicago Sun-Times. 2005-05-01: 3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5). 
  22. ^ Richard Marquand (director), Howard Kazanjian (producer), Lawrence Kasdan & George Lucas (writer). Return of the Jedi. 20th Century Fox. 2004. 
  23. ^ 23.0 23.1 Hyde, Douglas. Five major changes in the 'Star Wars' DVD. CNN. 2004-09-23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8). 
  24. ^ 24.0 24.1 Kirby, Ben. Who Shot First? The Complete List Of Star Wars Changes. Empire. 2017-01-31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7). 
  25. ^ Johnson, Derek. Star Wars fans, DVD, and cultural ownership: an interview with Will Brooker; Interview. Velvet Light Trap. 2005-09-22: 36–44. 
  26. ^ Richard Marquand (director), Howard Kazanjian (producer), Lawrence Kasdan & George Lucas (writer). Return of the Jedi. 20th Century Fox. 1983. 
  27. ^ Lardner, James. Theatre Notes. The Washington Post. 1980-02-28: D9. 
  28. ^ Elliott, David. Paradise found in witty, sensual 'High Tension'. The San Diego Union-Tribune. 1988-07-06: D-1. 
  29. ^ Caste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30. ^ Little Miss Nobody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31. ^ House of Dreams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32. ^ A Taxi to Paradise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33. ^ Four Masked Men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34. ^ Get Your Ma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09-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4). 
  35. ^ Adventure Ltd. (Alternativ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36. ^ The Way of Youth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37. ^ Brewster's Millions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38. ^ The Lad (1935). British Film Institut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3). 
  39. ^ Three Witnesses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40. ^ Jubilee Window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41. ^ Department Store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42. ^ The Ace of Spades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43. ^ Tomorrow We Live (Alternativ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44. ^ Birds of a Feather (Alternativ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45. ^ Jury's Evidence (Alternativ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46. ^ Men Are Not Gods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47. ^ Farewell Again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48. ^ The Squeaker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49. ^ Too Dangerous to Live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50. ^ U-Boat 29 (1939). AFI Catalog of Feature Film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5). 
  51. ^ Now You're Talking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52. ^ Three Silent Men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53. ^ Bulldog Sees It Through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54. ^ The Flying Squad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55. ^ East of Piccadilly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56. ^ Journey Together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57. ^ Hamlet [Parts 1 & 2]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58. ^ The Glass Mountain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59. ^ Landfall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60. ^ The Cathedral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61. ^ Laxdale Hall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62. ^ The Terrorist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63. ^ Here Lies Miss Sabry Episode 1 Discretion Imperative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64. ^ It Happened Here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5). 
  65. ^ Walk's End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66. ^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67. ^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68. ^ Death Cancels All Debts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69. ^ Lot Twenty-three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70. ^ A Choice of Evils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71. ^ Liza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72. ^ Rumpole and the Show Folk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73. ^ The Old Curiosity Shop Part 1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74. ^ Goats and Tigers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75. ^ A Bit of Singing and Dancing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76. ^ The Weather in the Streets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77. ^ Decline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78. ^ There Was an Old Woman Part 1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79. ^ Drunk, Who Cares Part 1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80. ^ High Season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4). 
  81. ^ The Master Builder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82. ^ Drake's Drum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83. ^ You Can't Beat Mozart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84. ^ Coming Home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85. ^ Chimera Episode 3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86. ^ Growing Rich Part 1 (Original).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0-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