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調查記者同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成立時間1997年
總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編輯維基數據
地址
董事
傑拉德·萊爾英語Gerard Ryle
董事
Advisory committee Bill Kovach, Phillip Knightley, Gwen Lister, and Goenawan Mohamad, Chuck Lewis, pt​(rosental calmon alves, Phillip Knightley, Gwen Lister, Goenawan Mohamad, Reginald Chua and Brant Houston[1]
重要人物
米高·哈德森英語Michael Hudson (reporter)[2]
機關刊物
The Global Muckraker
上級組織
公共誠信中心
獎項喬治·波爾克獎[*]喬治·波爾克獎[*]普利策釋義報道獎[*]Deutscher Reporterpreis[*]Honorary doctor of the University of Liège[*]
網站ICIJ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英語: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ICIJ)是美國的公共誠信中心為拓展國際調查報道在1997年成立的。ICIJ背靠公共誠信中心,結合數據新聞、公開資料和法律等專家意見,與全球記者分享最新資源和前沿報道技巧。 ICIJ的成員包括160名記者,遍佈全球60多個國家,協作進行深度調查報道。ICIJ調查報道團隊由世界各地記者組成, 每個項目成員3至20名 。本土記者和他國記者和ICIJ 華盛頓特區總部的同仁合作,秉持公正、精確的標準,做出有影響力的多媒體新聞報道。

合作對象[編輯]

ICIJ與世界頂尖的新聞機構合作,發表調查成果, 報導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合作的夥伴包含和英國廣播公司加拿大廣播公司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法國世界報、西班牙國家報、荷蘭忠誠報、巴西聖保羅頁報、比利時大晚報英語Le Soir、俄羅斯新報、臺灣天下雜誌、香港明報南華早報立場新聞[3]、德國南德意志報北德廣播公司、英國衛報星期日泰晤士報 、美國紐約時報等世界各地知名媒體。

這些獨特的合作多次獲獎,包括喬治波克新聞獎英語George Polk Awards,海外新聞協會獎(Overseas Press Club Award),和編輯與出版協會獎(Editor and Publisher Award)等。

獎項[編輯]

ICIJ設有一年兩次的旨在獎勵傑出的國際調查報告的丹尼爾·珀爾英語Daniel Pearl獎。[2][4][5][6][7][8][9][6][10]

成果[編輯]

ICIJ的運作方式是以少則三人、多則100人的調查團隊傳遞資料到華盛頓總部,並由總部人員編輯及發佈新聞。 ICIJ記者團隊成果輝煌,包括揭露了2000年多國煙草公司參與由犯罪集團組織策劃的煙草走私及逃漏稅案;調查操控私人軍火集團市場的石棉公司、氣候變遷議題背後的說客運作;公佈美伊戰爭合約的細節和內幕,以及公佈天堂文件巴拿馬文件

2019年11月ICIJ聯合來自全球14個國家的共17家媒體,揭露了由流亡維吾爾族人洩漏出的中國政府機密文件,此份文件被稱為中國電文[11] ,其內容可以證明中國政府在新疆地區對維吾爾族人及信仰穆斯林的少數族群進行大規模的監督並建立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

2020年9月,ICIJ披露美國金融犯罪執法局可疑活動報告文件,顯示1999年至2017年間縱橫全球多個金融機構逾20萬起可疑金融交易,總涉及金額高達2萬億美元。文件顯示,銀行和美國政府擁有這方面的金融情報英語Financial intelligence,但鮮有干預當中洗錢等非法行為。170多個國家的金融機構為洗錢及其他詐騙犯罪提供條件。

2021年10月,ICIJ披露1190萬份文件,揭露330位政治人物(含35國元首)、130位億萬富翁及2.7萬家公司的2.9萬名受益人的隱匿財富、逃稅及洗錢行為,是有史以來被泄數量最多的離岸金融文件,數量為巴拿馬文件兩倍。這批文件被稱為潘朵拉文件[12][13]

參考資料[編輯]

  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ICIJ_about_2016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 ^ 2.0 2.1 About the ICIJ. The 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 [10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8). 
  3. ^ 【潘朵拉洩密文件】《立場》參與國際調查記者同盟調查 千萬份文件揭權貴離岸公司資產網絡. 立場新聞. 2021-10-04 [2021-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4). 
  4. ^ Razzle-Dazzle 'Em Ethics Reform. New York Times. 26 June 2016 [27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5. ^ Galvin, Kevin. Buchanan Campaign Chief Has Milita Ties. Associated Press. 1996. 
  6. ^ 6.0 6.1 The States Get a Poor Report Card. New York Times. 19 March 2012 [27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7. ^ Goldstein, Steve. `Outsider' Runs Filled With `Insider' Advisers. Philadelphia Inquirer. 1996-02-16 [19 June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8.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 [2012-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5). 
  9. ^ Spectrum Narrows Further in 2002: Progressive, domestic think tanks see drop. Fairness and Accuracy in Reporting. July–August 2003 [2012-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7). 
  10. ^ Rappeport, Alan. Bernie Sanders Has a Fan in the James Bond Actor Daniel Craig. New York Times. 9 October 2015 [27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9). 
  11. ^ Read the China Cables Documents. [2019-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12. ^ Miller, Greg; Cenziper, Debbie; Whoriskey, Peter. Pandora Papers - A Global Investigation - Billions Hidden Beyond Reach - Trove of secret files details opaque financial universe where global elite shield riches from taxes, probes and accountability. The Washington Post. 2021-10-03 [2021-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3). 
  13. ^ Pandora Papers: A simple guide to the Pandora Papers leak. BBC News. 2021-10-03 [2021-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3) (英國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