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文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溪文化的範圍

大溪文化(公元前5000—公元前33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考古學文化,主要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流域中流的三峽地區。於1920年代由內爾斯·克里斯蒂安·納爾遜英語Nels C. Nelson首次發掘出來,因1959年發掘的四川省巫山縣(今屬重慶市大溪遺址而得名,大溪也是大溪文化的西線。主要分佈在峽江地區和兩湖平原,長江中游鄂西、渝東山地丘陵地區,洞庭湖周圍和江漢平原的一部分。

城背溪文化發展而來。推測年代約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發現,陶器多呈紅色,普遍以碳化稻殼末為孱和料,代表當時較高制陶水平的產品是篦點戳印紋白陶和薄胎彩陶,揭示了長江中游的一種以紅陶為主並含彩陶的地區性文化遺存。

營造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築,在居住面下往往鋪有厚的紅燒土塊墊層,有的房屋牆外鋪有紅燒土渣地面散水或有專門的檐廊,以適應南方多雨炎熱氣候。

死者多數實行單人葬,葬式有仰身直肢、俯身直肢,以及很特殊的仰身跪屈葬、仰身蹲屈葬;隨葬品除了陶器和石器外,還放置了魚和龜,有的把整條魚放在死者身上、嘴邊或臂下,這一罕見習俗與當時人們的生活和信仰有關。

所有裝飾技巧,包括:塗繪、壓印、繩紋印花、雕花、貼花、網狀細孔等,皆加以應用,常見的圖案有尖齒紋、花瓣紋、交織曲線、三角紋等。高而深的豆、圈足碗、盤、杯為最重要的器型。此外,大溪遺址還發現石器,裝飾品則有玉、骨、石、貝製成的戒指、項鍊等。[1]

陶支座[編輯]

一類陶製出土文物,源於大溪文化,被認為是炊器的一種。三峽地區的城背溪文化和大溪文化飲煮食物時以石塊或支座支撐,為炊器的底座和支架。隨着技術發展,陶支座逐漸失去實用價值,成為裝飾用品。其表面常有戳印、刻劃紋樣和符號。1998年於湖北秭歸縣柳林溪出土1000餘件陶支座。[2]

大溪人[編輯]

一項2007年對大溪遺址出土人類遺骸的Y染色體單倍型類群的研究顯示,大溪人屬於單倍群O3d-M7,這個特徵在其他同時代的中國古代遺址中皆屬罕見,但常見於現代苗人與東南亞人,顯示大溪人可能是苗族先祖。[3]

參考文獻[編輯]

  1.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大溪文化[永久失效連結] 於2011 年3 月18 日查閱
  2. ^ 陶支座. [2014-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4). (湖北省博物館屈家嶺簡介)
  3. ^ Li, Hui; Huang, Ying; Mustavich, Laura F.; Zhang, Fan; Tan, Jing-Ze; Wang, Ling-E; Qian, Ji; Gao, Meng-He; Jin, Li. Y chromosomes of prehistoric peopl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Human Genetics. 2007-11-01, 122 (3): 383–388. ISSN 1432-1203. doi:10.1007/s00439-007-0407-2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