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贛州華南龍
化石時期:白堊紀後期,72–66 Ma
正模標本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偷蛋龍科 Oviraptoridae
亞科: 偷蛋龍亞科 Oviraptorinae
屬: 華南龍屬 Huanansaurus
et al., 2015[1]
模式種
贛州華南龍
Huanansaurus ganzhouensis

et al., 2015[1]

華南龍屬名Huanansaurus)是一滅絕偷蛋龍科恐龍,生存於大約7200萬年前晚白堊世坎潘階馬斯垂克階期間的中國南雄組英語Nanxiong Formation[1]

發現與命名[編輯]

正模標本的前半部分

華南龍化石發現於江西贛州火車站的建設過程中。2015年,模式種贛州華南龍Huanansaurus ganzhouensis)由呂君昌、蒲含勇、小林快次、徐莉、常華麗、尚玉華、劉迪、李永南、馬丁·昆德拉和沈才智命名並敘述。屬名取自中文「華南」一詞,指該物種生存於中國南部種名取自化石發現地贛州[1]華南龍是2015年公開查閱或免費閱讀期刊上描述的18個恐龍分類群之一。[2]

正模標本HGM41HIII-0443發現於南雄組,可追溯至坎潘階至馬斯垂克階,由部分連接的不完整骨骼組成,包括幾乎完整的頭骨和下顎、前7節頸椎、肱骨、尺骨、右臂橈骨、左手、右手、右股骨下部、右脛骨上部和右腳遠端,現為鄭州河南地質博物館藏品的一部分。[1]

敘述[編輯]

頭部復原
復原圖

敘述者建立了華南龍的一些鑑別特徵,其中幾個屬於自衍徵方骨下髁位於上頭部後面;後顱骨頂部的橫項嵴不是很突出;下頜隅骨形成外側開口下緣的主要部分;下頜尖角(較骨聯合而言)以小於45°的角度向上傾斜突出;由骨聯合形成的骨軸相當大,長度約為下頜總長度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齒骨呈氣腔化,後下枝扭曲,導致其外側稍微向下傾斜;第一掌骨長而細,橫向寬度等於長度的五分之一;手爪後上部有突出的邊緣。[1]

此外,化石存在一個獨特的特徵組合,而這些特徵本身並不獨特:顱骨頂部的顳孔呈圓形,比顱側的顳孔小得多;前頜後枝與淚骨接觸,接觸點上有一個突出的開口,位於其後下側;齒骨上後枝覆蓋下頜的外側開口,並有一個凹的下緣。[1]

華南龍屬於偷蛋龍科偷蛋龍亞科,是葬火龍姊妹物種英語sister species。呂君昌等人(2017年)的分支圖如下所示:[3]

 偷蛋龍科 Oviraptoridae 

江西南康龍 Nankangia jiangxiensis

迷你豫龍 Yulong mini

戈壁天青石龍 Nomingia gobiensis

嗜角偷蛋龍 Oviraptor philoceratops

蒙古瑞欽龍 Rinchenia mongoliensis

葬火龍未定種 Citipati sp.

奧氏葬火龍 Citipati osmolskae

雅各氏冠盜龍 Corythoraptor jacobsi

贛州華南龍 Huanansaurus ganzhouensis

泥潭通天龍 Tongtianlong limosus

戈壁烏拉特龍 Wulatelong gobiensis

斑嵴龍 Banji long

遺忘始興龍 Shixinggia oblita

麥氏可汗龍 Khaan mckennai

纖弱竊螺龍 Conchoraptor gracilis

細爪曲劍龍 Machairasaurus leptonychus

贛州江西龍 Jiangxisaurus ganzhouensis

南康贛州龍 Ganzhousaurus nankangensis

巴氏耐梅蓋特母龍 Nemegtomaia barsboldi

楊氏雌駝龍 "Ingenia" yanshini

黃氏河源龍 Heyuannia huangi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Lü, Junchang; Pu, Hanyong; Kobayashi, Yoshitsugu; Xu, Li; Chang, Huali; Shang, Yuhua; Liu, Di; Lee, Yuong-Nam; Kundrát, Martin; Shen, Caizhi. A New Oviraptorid Dinosaur (Dinosauria: Oviraptorosaur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Southern China and Its Paleobiogeographical Implications.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 (11490): 11490. PMC 4489096可免費查閱. PMID 26133245. doi:10.1038/srep11490. 
  2. ^ The Open Access Dinosaurs of 2015. PLOS Paleo. 2016-01-06 [2021-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5). 
  3. ^ Lü, J.; Li, G; Kundrát, M.; Lee, Y.; Zhenyuan, S.; Yoshitsugu, K.; Caizhi, S.; Fangfang, T.; Hanfeng, L. High diversity of the Ganzhou Oviraptorid Fauna increased by a new "cassowary-like" crested speci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 (1): 6393. PMC 5532250可免費查閱. PMID 28751667. doi:10.1038/s41598-017-05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