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之信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尚之信
大清平南親王、奮武大將軍
前任:尚之孝[參1]
繼任:爵除
尚之信
主君順治帝康熙帝吳周太祖→康熙帝(再次)
姓名尚之信
德符
白岩
職官侍衛 → 討寇將軍 → 招討大將軍(吳周) → 奮武大將軍
封爵平南王世子 → 輔德公(吳周) → 輔德親王(吳周) → 平南親王
封地廣東
旗籍鑲藍旗
出生(1636-08-02)1636年8月2日
逝世1680年10月9日(1680歲—10—09)(44歲)
廣州

尚之信(1636年8月2日—1680年10月9日),字德符,號白岩,別稱「俺答公[參2]漢軍鑲藍旗人[參3],祖籍山西洪洞[參4],平南王尚可喜長子。尚之信年少時曾入宮為侍衛,順治帝賜其同公爵秩。及後,尚之信歸廣東,輔佐尚可喜處理藩內軍政,之信大權獨攬,與尚可喜多有不合。可喜以其酗酒嗜殺,奏請朝廷改以次子之孝襲平南王爵。在三藩之亂中,尚之信接受吳三桂招討大將軍、輔德親王之職爵,反叛清廷。不久,因與吳三桂齟齬,旋即降清,封奮武大將軍、襲平南親王。1680年(康熙十九年),因被家屬、部將告發仍懷有異志,尚之信被康熙帝賜死於廣州

生平[編輯]

早期[編輯]

尚之信生於1636年(崇德元年)七月二日戌時,平南王尚可喜次子,母胡氏。因長兄尚之忠出繼伯父尚可進,故為長子[參5]。尚之信少有勇力,嗜酒,不拘小節[參2],早年追隨其父於鎮所[參3]。順治年間,尚之信入宮擔任侍衛,順治帝以尚可喜功多,賜之信同公爵秩[參3],稱其「安達」(即滿語「兄弟」之意),因此有「俺答公」之稱[參2]。1671年(康熙十年),尚可喜因年邁,上疏請求尚之信返回廣東佐理藩下軍政事務,康熙帝允其請。尚之信回廣東後,另建營宅,自攬大權,與尚可喜多有矛盾[參6]。尚可喜幕僚金光反感之信所作所為,經常為可喜出謀劃策[參7]。1673年,尚可喜聽從金光的建議,上疏朝廷請求帶二佐領歸老遼東海城,以之孝襲平南王爵[參7]。康熙帝以此為契機宣布撤藩,結果吳三桂造反,開啟三藩之亂,朝廷緊急下令停裁尚藩,命尚可喜留鎮廣東[參7]

依附三桂[編輯]

三藩之亂爆發後,尚可喜仍然忠於清廷,潮州總兵劉進忠響應叛亂,可喜遣其次子尚之孝統兵討伐[參7]。尚可喜對尚之信酗酒嗜殺非常不滿,奏請以之孝襲平南王爵,康熙帝感念可喜忠誠,允其請,封尚之孝為平南大將軍、之信為討寇將軍[參7]。此舉引起尚之信不滿,為家族團結之計,尚之孝上書請辭平南親王爵[參1]。1676年春,尚可喜病重,總兵祖澤清、孫楷宗、水師副將趙天元相繼叛變,孫延齡、耿精忠、鄭經勢力紛紛入侵廣東,形勢危急。尚之信藉機派兵圍住平南王府,殺死金光,罷尚之孝兵權,投靠吳三桂,尚可喜自盡未成,不久憂鬱而終[參7]。吳三桂授予之信招討大將軍、輔德公,旋即進封輔德親王[參7]。三桂又以董重民為兩廣總督駐肇慶、謝厥扶為將軍,水陸互為照應,屢次催促尚之信出兵。之信出金十萬賄賂之,催促乃止[參7]。尚之信不滿吳三桂插手廣東事務,又著手密謀降清,他遣使大將軍喇布軍前表示戴罪立功之意,康熙帝宣諭安撫之信。1677年,尚之信誘捕董重民,謝厥扶兵敗入海,遣都統尚之瑛迎清軍。康熙帝權益利弊,考慮到尚可喜有大功勳於清廷,優容尚之信,命其承襲平南親王爵,從叛部署皆恢復舊職,尚之信遂遣使入貢[參8]

降清之後[編輯]

1677年秋,傅宏烈在廣州與吳世琮作戰,尚之信遣總兵尚從志等三千人支援。康熙帝令尚之信自韶州出兵,取宜章郴州永州,之信以廣東土賊眾多為藉口進行推脫。莽依圖攻韶州,康熙帝令尚之信移兵梧州,又不從。莽依圖所部深入廣西,康熙帝令尚之信策應,之信又以廣東三郡初定為藉口搪塞,後在康熙帝強令下派遣部將王國棟赴宜章[參8]。1678年,吳三桂病死,尚之信自請進兵廣西,康熙帝授之信奮武大將軍,與其餘各路大軍並進[參8]。1679年,趙天元降清,尚之信奏請處死之。大軍進至橫州,尚之信稱疾而還,遣總兵時應運隨莽依圖。吳周所部占據武宣,康熙帝反覆催促尚之信出兵[參8]。1680年春,尚之信自率大軍進攻武宣[參8]

賜死及身後[編輯]

尚之信為人猜忌,與尚之孝不合,因之孝常年統兵,之信不願意其留在廣州,遂上疏將之孝排擠回京師[參8]。此外,之信行為暴虐,醉酒即怒,時常拔刀或持弓傷人、對屬下私刑凌辱。孫楷宗復降清廷,康熙帝寬免其罪,尚之信卻將其杖殺[參8]。部將王國棟、尚之璋、甯天祚等怨恨,密謀除掉之信,與巡撫金儁皆上書表示之信桀驁不馴、仍懷有二心。康熙帝下令將尚之信逮捕,發還廣州,之信上疏抗辯,被康熙帝奪官削爵,勒令進京[參9]。部將李天植因忿恨王國棟告發之信,與之信諸弟,之節、之璜、之瑛以議事為名將國棟誘殺,後皆被賚塔所捕[參9]。1680年閏八月十七日[參10],尚之信被勒令自裁,妻子入官。尚之節、尚之璜、尚之瑛、李天植遭處斬[參9]

尚之信葬於廣州西報資寺[參10]。他死後,尚藩遭到清廷裁撤,所部十五佐領改隸漢軍,駐防廣州[參9]。尚氏家族被召還北京,子弟被編成五個佐領,隸漢軍鑲藍旗,其中第三參領第五佐領為勛舊佐領,由尚氏家族世襲[參11]。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特旨將尚之信妻子歸宗,賜田房、奴僕,其女五人擇配[參10]。根據《尚氏宗譜》記載,康熙帝給予尚之信平反,認識到其「貞誠」,尚氏內部也認為尚之信「陽為順逆,實保地方」,並在乾隆中期的宗譜續序中加以說明[參4]。有學者認為尚家不敢在康雍乾時代捏造事實,因此具有一定可信度[參12]。但清史學界對於尚之信依附吳三桂是不是權宜之計還存在爭議[參4]

家屬[編輯]

  • 母胡氏。
  • 妻耿氏,靖南忠敏王耿繼茂之女。[參10]
  • 子尚崇溢等三人。[參13]
  • 女五人[參10],一女為革退二等侍衛達祜第四子達賴(即鎮國將軍洛托之孫、追封多羅和惠貝勒塞桑武之曾孫、追封和碩莊親王舒爾哈齊之玄孫)之嫡妻。[參14]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474》,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資料[編輯]

文內引用

    參:

  1. ^ 1.0 1.1 趙爾巽等 1988,第9415頁
  2. ^ 2.0 2.1 2.2 李林 2006,第278頁
  3. ^ 3.0 3.1 3.2 佚名撰、王中翰注 1987,第6669頁
  4. ^ 4.0 4.1 4.2 李林 2006,第162頁
  5. ^ 劉慶華 2010,第437頁
  6. ^ 趙爾巽等 1988,第12856頁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趙爾巽等 1988,第12857頁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趙爾巽等 1988,第12858頁
  9. ^ 9.0 9.1 9.2 9.3 趙爾巽等 1988,第12859頁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李林 2006,第279頁
  11. ^ 劉慶華 2010,第437(引《八旗通志》)頁
  12. ^ 李治亭 2005,第350頁
  13. ^ 佚名撰、王中翰注 1987,第6673頁
  14. ^ 《愛新覺羅宗譜》15冊丁三 第8025頁
來源明細


前任:
始封
吳三桂周王政權
輔德親王

1676年-1677年
繼任:
降清
前任:
尚之孝
大清
平南親王

1677年-1680年
繼任:
清廷撤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