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德·利瓦伊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希爾德·利瓦伊
希爾德·利瓦伊
出生(1909-05-09)1909年5月9日
德意志帝國法蘭克福
逝世2003年6月5日(2003歲—06—05)(94歲)
 丹麥哥本哈根
居住地 丹麥哥本哈根
國籍 德國
 丹麥
母校慕尼黑大學
柏林大學
知名於放射性碳定年法放射自顯影術英語Autoradiography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學
機構凱撒·威廉研究所英語Kaiser Wilhelm Institute(1932–1934)
尼爾斯·波耳研究所(1934–1943)
文納—格倫實驗生物學研究所(Wenner-Gren Institute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1943–1945)
動物生理學實驗室(Zoo Physiological Laboratory,1945–1979)
尼耳斯·玻爾文獻館(Niels Bohr Archive,1979–2003)
博士導師漢斯·貝特
其他指導者彼得·普林斯海姆
弗里茨·哈伯

希爾德·利瓦伊(德語:Hilde Levi,1909年5月9日—2003年7月26日),擁有德國丹麥雙重國籍的物理學家,曾率先在生物和醫藥領域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也就是知名的放射自顯影術英語Autoradiography放射性碳定年法。退休後,她轉而從事科學史研究,寫作並出版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喬治·德海韋西的傳記。

利瓦伊出生在法蘭克福一個不信教的猶太人家庭。1929年進入慕尼黑大學就讀,隨後在柏林凱撒·威廉研究所英語Kaiser Wilhelm Institute進行博士研究,完成有關鹼金屬鹵化物光譜的論文。1934年她得到博士學位,此前納粹黨已經控制了德國,在反猶政策下,猶太人無法出任任何學術職務。她不得不轉投丹麥。之後在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波耳理論物理研究所找到了一份工作。其間,她與詹姆斯·弗蘭克和喬治·德海韋西合作,發表了多篇有關放射性物質在生物學方面應用的論文。

1943年9月,納粹開始追捕丹麥裔猶太人,利瓦伊逃往瑞典,她在當地協助文納—格倫實驗生物學研究所的約翰·倫斯特倫(John Runnström)進行科研工作。戰後,她回到丹麥哥本哈根的動物生理學實驗室。1947至1948年,她在美國學習了新發現的放射性碳定年法和放射自顯影術,並將兩項技術引入歐洲。1979年,她從動物生理學實驗室退休,但繼續在尼耳斯·玻爾文獻館工作,收集整理德海韋西的論文,最終發表了一部他的傳記。

早年生活[編輯]

1909年5月9日,希爾德·利瓦伊生於德國法蘭克福[1]。父親名叫阿道夫·利瓦伊(Adolf Levi),是一家金屬公司的銷售經理,母親名為克萊拉(Clara,原姓賴斯,即Reis),是一位印刷工人的女兒。她還有一個哥哥,名叫埃德溫(Edwin)。幼年時期,利瓦伊顯示出了音樂天賦,很早便學會了鋼琴。夏天的時候,她會去巴伐利亞找同輩表親們,在那裡一同聽理察·施特勞斯伊莉莎白·舒曼英語Elisabeth Schumann等音樂家的演出[2]:267

雖然都是猶太人,利瓦伊的家庭並不信猶太教,因此也不算當地猶太社區的一員[2]:267。但當利瓦伊入小學時,信仰卻被列為猶太教。宗教訓練在學校是強制性的,因此她必須與當地的一位拉比一同上宗教課。這當即引發了她的反感,她告訴父母不願再上這類課,並由此開始排斥宗教[2]:269

高中階段,利瓦伊決心要當科學家。在高中的最後一年,她專心於一項有關光譜和攝影術的物理研究,項目也成了她後來的畢業設計(Oberreal Abiturium)。那年,她也是畢業班裡唯一一個大學主修物理的女生。1928年4月畢業之後,父親送她去英國生活了六個月,一面學英語,一面修養良好的舉止[2]:271

科研經歷[編輯]

大學階段[編輯]

1929年,利瓦伊入讀慕尼黑大學,在那裡聽了不少阿諾·索末菲的講座課程。博士階段,她收到柏林凱撒·威廉物理化學和電化學研究所英語Kaiser Wilhelm Institute for Physical Chemistry and Electrochemistry的錄取,在這裡與後來的戀人,當時作為導師的漢斯·貝特合作,並向他學習分子光譜學[3]。1932年至1934年間,在彼得·普林斯海姆(Peter Pringsheim)和弗里茨·哈伯的指導下,她完成了有關鹼金屬鹵化物光譜的論文[1]。1934年,她獲得了由柏林大學授予的博士學位[2]:271-5[4]:779

納粹時期[編輯]

然而在1934年之前,納粹黨已經在德國上台,利瓦伊的幾位導師均被迫流亡,猶太人更是不得擔任學術職位。國際大學婦女聯合會英語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在丹麥的分支幫助她在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玻爾理論物理研究所找到了一份職位[1]詹姆斯·弗蘭克當時也從德國逃難而來,尼爾斯·玻爾便詢問他是否認識利瓦伊,又是否願意收她作助理。弗蘭克答覆稱他並不認識利瓦伊本人,但他了解後者的論文,並對這篇論文評價甚高[2]:276

1934年,利瓦伊與物理學家漢斯·貝特訂婚[2]:266,此前兩人已相知9年[2]:70-5。然而貝特的母親,雖同為猶太人,卻因利瓦伊的猶太身份而極力反對這樁婚事,在婚禮即將舉行的前幾天,貝特解除了婚約[5][2]:275。此舉震驚了弗蘭克和玻爾;貝特雖然同為傑出的物理學家,自此卻再也沒有受邀進入尼爾斯·玻爾研究所,直至二戰結束[2]:279。利瓦伊其後一生未婚,但與來訪研究所的不少物理學家都成為了好友,包括奧托·弗里施喬治·普拉切克英語Georg Placzek魯道夫·佩爾斯萊昂·羅森菲爾德愛德華·泰勒維克托·魏斯科普夫[2]:276

利瓦伊起先與詹姆斯·弗蘭克合作[6],發表了兩篇有關葉綠素螢光現象的論文。1935年,弗蘭克離開丹麥遠赴美國[7]。她轉而協助匈牙利物理化學家喬治·德海韋西。當時感生放射性剛剛發現,這一現象,連同由此產生的短壽命放射性核素,都為放射性物質在生物學上的應用打開道路,她和德海韋西的研究正專注於此,其間兩人也合作發表多篇論文。1938年,柏林大學撤消了她的博士學位。1940年4月,德國占領丹麥。1943年9月起,納粹開始追捕丹麥籍猶太人,利瓦伊成了數千位逃往瑞典的猶太人中的一員。她隨後加入文納—格倫實驗生物學研究所,為生物學家約翰·倫斯特倫工作,直至戰爭結束[1]

二戰之後[編輯]

二戰結束,德海韋西選擇留在瑞典,玻爾則決定放棄生物學研究,轉而專精物理。利瓦伊回到丹麥哥本哈根,加入動物生理學實驗室,與生物學家奧古斯特·克羅合作進行科研[1]。1947至1948年間,經由玻爾、德海韋西和弗蘭克三人的推薦,美國大學婦女聯合會英語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資助利瓦伊在芝加哥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學術科研活動[8]。其間,她跟隨威拉得·利比教授,並學到了後者新發明的放射性碳定年法[2]:277。在羅徹斯特大學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工作期間,她還進一步發展了另一項新技術,即放射自顯影術英語autoradiography[9]

回到丹麥之後,她在丹麥國家博物館工作,幫助他們建設碳定年的儀器。1951年,設備投入測試。隨後測定出了格勞巴勒人英語Grauballe Man(1952年在哥本哈根附近沼澤發現的一具男屍[10])的年份[1][11]。而放射自顯影術則被芬森實驗室英語Finsen Laboratory用於研究二氧化釷造影劑對人體的影響。1952年至1970年,利瓦伊擔任丹麥國家健康委員會(Danish National Board of Health)顧問[1]。1960年起,她在哥本哈根大學以講師身份講授課程[12]

晚年經歷[編輯]

1979年,利瓦伊從動物生理學實驗室退休,又在尼爾斯·玻爾文獻館繼續工作,專注收集早年一同共事過的德海韋西的論文。1985年,她發表了一部德海韋西的傳記。作為後者長期的合作夥伴,利瓦伊沒有細述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科研成就,而更多地描繪了他的內心世界和複雜個性[13]。同年,她在哥本哈根市政廳組織了「玻爾百年誕辰紀念展」(Niels Bohr Centennial Exhibition)。2001年,她收到柏林洪堡大學的邀請,出席針對1933年被驅逐的猶太學生的紀念活動[1]。2003年7月26日,希爾德·利瓦伊逝世於丹麥哥本哈根[14]

參考來源[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Vogt, Annette B. Hilde Levi. Jewish Women's Archive. 2005 [2014-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英語).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Schweber, Silvan S. Nuclear Forces: The Making of the Physicist Hans Beth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0-674-06587-5. OCLC 758383322 (英語). 
  3. ^ Interview of Hilde Levi by Charles Weiner on October 28, 1971. Niels Bohr Library & Archives,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2014-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2) (英語). 
  4. ^ Marilyn Bailey Ogilvie, Joy Dorothy Harve. The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Women in Science: L-Z. Taylor & Francis. 2000 [2014-08-02]. ISBN 97804159203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8) (英語). 
  5. ^ Frank Close. Physics: A shining life. Nature. 2012年6月, (486) [2014-07-27]. doi:10.1038/486468a (英語). 
  6. ^ Jost Lemmerich. Science and Conscience: The Life of James Franck.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211. ISBN 9780804763103 (英語). 
  7. ^ Pais, Abraham. Niels Bohr's Times, In Physics, Philosophy and Poli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1: 386. ISBN 978-0-19-852049-8 (英語). 
  8. ^ Justine Rothbart. From Nazi-Occupied Denmark to the Labs of 4 Nobel Laureates. AAUW. [2014-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7) (英語). 
  9. ^ Levi, Hilde; Boyd, George A. Carbon 14 Beta Track Autoradiography. Science. 1950-01-20, 111 (2873): 58–59. Bibcode:1950Sci...111...58B. JSTOR 1677104. doi:10.1126/science.111.2873.58 (英語). 
  10. ^ Karen E. Lange. Tales from the Bog. National Geographic. 2007年9月 [2014-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8) (英語). 
  11. ^ Aaserud, Finn. Hilde Levi: Obituary August 2003. Niels Bohr Archive. 2003-08 [2014-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4-28) (英語). 
  12. ^ Reinhard Rürup, Michael Schüring. Schicksale und Karrieren: Gedenkbuch für die von den Nationalsozialisten aus der Kaiser-Wilhelm-Gesellschaft vertriebenen Forscherinnen und Forscher. Wallstein Verlag. 2008: 257. ISBN 9783892447979 (德語). 
  13. ^ Lily E. Kay. George de Hevesy. Life and Work by Hilde Levi.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the Life Sciences. 1988, 10 (2): 390–392 [2014-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4) (英語). 
  14. ^ „Ich hatte so furchtbare Angst vor dem Examen“. [2014-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德語). 

外部連結[編輯]